2005 年,《头文字 D》电影版上映,由周杰伦、陈冠希和陈小春等人组成的重磅阵容,热血赛车场景股票配资平台股票,一句句经典台词以及电影原声带至今依然深深刻印在我们心中。这部堪称华语影坛的经典神作,也承载了不少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和生活态度……
Via Instagram @mediaasiafilm
今日,《头文字 D》正式以 4K 修复版重返银幕,我们也不禁感叹那个再也回不去的黄金时代。借此契机,NOWRE 团队成员与 20 年前的自己「重新连接」,回忆那段时光与《头文字 D》相关的经历:电影是否成为自己的「潮流启蒙」,如何被电影中的角色塑造和热血剧情所影响。又或者是,因为这部电影而「成长」了。
Via Fandom
印象很深刻的就是看完就开始搜同款,那时候才 15 岁,也不懂陈冠希的无 logo 单品是什么,所以只能找周杰伦的 G-SHOCK 5600、New Balance 574 还有余文乐的漆皮 Air Force 1 和 adidas Originals 皮质运动外套。最后买到了 Air Force 1 和 5600,尽管不够开车年龄,但是会搭配这些单品坐在车里踩油门和换挡假装在开车…中毒真的很深。
Via《头文字 D》
很多所谓的潮流单品是有很强的年代属性的,但《头文字 D》里面的单品现在看来仍旧不过时,特别是陈冠希的搭配,不就是妥妥的 Normcore、长期主义?仍旧感慨希哥还是太领先了。其实这么多年来仍旧会时不时地回看这部电影,所以即便重映没法在电影院看,体感也还好不算遗憾。
Via《头文字 D》
20 年前的电影能够凑齐当时「最潮」的人出演,想要复刻这样的盛景应该是很难,而且个人看来也没有像他们一样断档领先的人。当年看过电影的大家也都成熟了,虽然意识到迈巴赫才是最终归宿,但 AE86 也是来时路。现在要是让我选劳力士+迈巴赫 or GTR,对前者组合犹豫一秒都是对年龄的不尊重。
Via The Straits Times
当年我在香港电影院看了《头文字D》。一大感受是,由漫画改编的去拍摄真人版电影还挺难的,加上当时的演员阵容多为「偶像派」,想拍好就更难了,但这部电影的效果出于意料的好。
虽然我对「赛车」没有太多认知,但这部电影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些充满热血与激情的漂移赛车画面。后来我才知道,电影中的赛车场景是由真实的车手驾驶车辆拍摄,而不是通过电脑特效制作,这让我对这部作品的敬意更深一层。
Via《头文字 D》
看完《头文字D》的后遗症就是,会经常到游戏厅玩《头文字D》街机游戏。而另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元素是电影的片尾曲——周杰伦的《一路向北》。那个年代「街头巷尾」几乎都能听到这首歌,每次响起都能勾起我对电影的回忆。
Via《头文字 D》
最早接触《头文字 D》时,首先肯定是被陈冠希的颜值巅峰期吸引,紧接着,电影中的很多经典台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句:「我要买 GTR」!
电影中对漫画那种赛车场景的高还原度,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赛车游戏的兴趣。目前我一直有在玩一款叫《GT7》的赛车游戏。不过如果是要说到现实中的 Dream Car,那一定是 Mini Cooper (油车爆改版),简直是可爱又火力十足的小钢炮啊。
Via IMDb
当年看《头文字 D》时,没看过漫画,对赛车文化也没了解,能够吸引我完全是因为周杰伦和《无间道 2》的部分班底。以当时的认知对于电影好坏本身没有太多的感悟,所以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配乐和每个人物鲜明的个性刻画——可能是周杰伦最好的一部电影,对陈冠希的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陈小春也是意外的亮点…更直白点来说,当时虽然不了解其中的单品,觉得每个角色都很酷,从面孔到造型都是,但唯独对铃木杏毫无感觉..
Via《头文字 D》
即便是 20 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也没有太多的年代感,很大程度可能是因为已经成为了独属于一个时代的青年文化符号:即便不了解赛车和改装文化,但也绝对认得出 AE86 和 FC,电影本身的台词和桥段被演化成了经典的 meme,一些梗即便到现在仍然还在适用,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体现。虽然大陆不重映,但好像也是时候找个机会重温一下了。
Via Google
2005 年,我小学五年级。《头文字 D》没有去影院看,我记得是家里人买了光碟回来看的。其实在电影之前,就已经看了《头文字 D》的动画,但看到电影里熟悉的艺人面孔在演绎熟悉的剧情,是一种有点抽离、但又很奇妙的感觉。
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从那之后,放学会和同学泡在街机厅,其它游戏基本都不碰了,就玩各种赛车游戏。最痴迷《湾岸赛车》,零花钱用来买游戏币,和同学比圈速,炫耀谁又解锁了哪款隐藏 JDM 车型。收集车卡,互相攀比,更多也是分享。
不过,最怀念的更多是一种感觉——「世界都是实体」。那个年代,看的电影光碟、买的游戏币以及收集的车卡,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现在一切都是「电子信号」的时代。
Via Instagram @mediaasiafilm
《头文字 D》应该是我个人目前「刷」过最多次的一部电影,虽然在多次重复观看之后剧情已经是可以背下来了,但每一次总会被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和赛车剧情冲击到。电影上映那年我 10 岁,通过家里一位偶像是陈冠希的姐姐买回来的 DVD 接触到这部电影。
Via《头文字 D》
但真正对这部电影「有感觉」的应该是几年后,作为周杰伦的歌迷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对另一位演员陈冠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当时,我与所谓「潮流」相关的一切认知度都是零,通过不断从有关于陈冠希的杂志或不同渠道去了解他,开始知道他有一个叫 CLOT 的服装品牌。从这时开始 (大概是 2009 年),个人便对流行的事物、服装品牌等开始变得敏感,也后知后觉地明白,陈冠希以及其他演员在剧中穿着的单品的品牌。
Via GEM、Reversible
值得一说的是,剧中的人物造型以及整体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那个时候的审美,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就是觉得帅。这些造型其实过了 20 年回去看,依然能打。甚至是剧中的 ENEOS 加油站工作制服和帽子,也是二手平台中很常见的 Vintage 单品。
Via IMDb
当年看完这个电影之后,里面的赛车场景和赛车文化是比较深刻的。到现在我和几个好朋友都还会关注 JDM 的讯息,其中一个好朋友还开了一家车房,同时也是被电影里的那种追逐梦想的感觉给打动到,并且因为这个电影我才去看了《头文字D》的原著动画和漫画。
Via《头文字D》
原著里对追逐梦想、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奋斗的那种气氛也让我挺感动的。我也因此将 GTR 定为了我的「Dream Car」,而且从现实角度来说,GTR 相对剧中的 AE86 和 FC 这些车型而言,也更有可能买得到。
刘伟强导演确定不会拍续集了,其实我不觉得可惜,因为我个人也是不希望这个电影拍续集的。首先,原班人马出演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了,所以选角方面很难超越,甚至仅是持平当年的选角水平都很难。就让它永远成为我们的情怀就好了。
86 再快,也追不上….. | Via Far East Films
20 年后,剧中的演员有了更成熟稳固的事业,有了家庭,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跨过了人生多个新的阶段。一切都随时间在变化,但 AE86 漂移留下的胎痕或许永远无法抹去。你是否也有属于自己与《头文字 D》电影的故事?2005 年前后你是以什么状态在看这部电影的?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一起回忆那段热血与懵懂交织的时光。
AUTHORNOWRE
被 Kanye 穿成顶流的冷门鞋,是 Yeezy 的最初灵感?
花 25 万元成为 KITH 高端会员,能享受什么体验?
《星期三》红毯亮点都被 Lady Gaga「抢走了」
优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